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,混凝土的强度是不是有规律的发生、发展,混凝土表层瑕疵可否得到控制,混凝土耐久性是不是可以满足应用年限。接下来本篇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。
.jpg)
一、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
1、混凝土振捣次序方法不对
如果没有按照顺序进行,或者是没有正确的振捣方法,或者是局部的漏振,都会引起局部的砂石聚集。
造成混凝土的松散和不密实,出现蜂窝状的空洞,尤其是在钢筋密集的地方,很容易出现蜂窝、露筋等问题。
2、不对混凝土构件开展护养
由于水是水泥水化反应的条件,因此,环境湿度会显著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。
如果水分不够,混凝土就会出现脱水、干燥等现象,从而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,甚至是停止水化。
干燥作用越早,干燥收缩开裂越厉害,结构越疏松,强度损失越大,表面碳化程度越高,耐久性也就越差。
3、浇筑层厚度过大
混凝土浇注时,钢筋混凝土柱、墙等工程,如高度过高,混凝土中的粗集料会与混凝土脱离,滚到混凝土堆的外侧或底部,或在下落时,粗集料先掉落,灰渣则在后。
造成混凝土离析,将粗集料挤压到墙角,容易形成“麻面”,“烂根”,或造成砂石分布不均匀。
另外,由于自由倾角高度太高,混凝土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会压弯钢筋,造成纵梁的箍筋错位,这些都会对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。
4、混凝土的强度少于拆模強度而过早拆模
若混凝土强度低于拆模强度,过早拆除模具,则容易造成受拉区开裂,甚至受压区也会发生断裂,造成事故;
过早拆除模板会增加徐变量,导致结构发生变形;过早拆除模具,因其强度较低,在拆卸时容易发生坍棱倒角或局部崩塌,使零件截面变得薄弱,从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外观质量;
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较低,混凝土和钢筋的协同工作性能较差,在构件自重、施工荷载及其他振动作用下,容易造成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滑动,从而降低了钢筋的夹持力;
早期拆除模具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提前失水,导致混凝土表面的碳化加快,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。
5、施工单位擅自处理混凝土质量瑕疵
在施工中,由于观念和技术上的缺陷,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各种缺陷,如蜂窝、麻面、裂缝、露筋、孔洞等缺陷。
而不进行补强,则会造成混凝土工程的缺陷,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寿命,而且在检验时,也会影响到对混凝土性能的准确判断。
总结:以上就是关于混凝土质量问题产生的危害,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修补材料的信息,请继续关注中德新亚,后续我们将有更精彩的内容为您奉上。
本文由中德新亚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ixmt.com/hunningtu/1602.html